贵州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靶向施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补贴资金已兑现,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近日,贵州省罗甸县纪委监委到某企业开展回访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此前,罗甸县纪委监委在开展招商引资政策不兑现问题排查时,了解到该公司设备搬迁、投产等50余万元补贴尚未兑现,随即将问题反馈至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并督促按政策兑现补贴资金。
贵州省纪委监委在全省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紧盯营商环境堵点卡点,梳理企业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聚焦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务服务不到位、法治保障不到位、政商关系亲清不分等方面问题,清单式列出24项重点任务靶向施治,推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
紧盯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查找影响经营主体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聚焦落实政策搞变通、打折扣,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及时纠治相关问题,助推政策直达基层、直达企业。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信访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强化与财政、审计、统计、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衔接配合,推动形成监督合力。充分运用大数据监督信息技术手段,在工程项目招投标、投融资等重点领域,以及企业项目审批办证、惠企资金审批拨付等关键环节,开展数字化监督,增强监督穿透力。
贵州省纪委监委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单位履行好出资人和监管职责,将清理欠款工作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内容。贵阳市纪委监委紧盯在减税降费、补贴发放等政策中暗设门槛、私设条件等问题进行重点监督,逐一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遵义市纪委监委综合运用集中监督、驻点监督、座谈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情况,及时推动解决企业的痛点堵点。
贵州省纪委监委紧盯政商关系亲清不分等问题深化风腐同查同治,严肃查处一批政商勾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影响营商环境类案件。坚决查处多次围猎领导干部、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贿人。加大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追缴力度,及时纳入行贿人黑名单管理,坚决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
针对有的执法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意识淡薄、涉企执法不规范、影响政府公信力问题,该省纪委监委推动在全省开展“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乱摊派”行业歪风整治,严肃查处滥用职权等影响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的突出问题,以有力监督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贵阳市南明区纪委监委聚焦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辖区某街道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原中队长刘某利用职务便利,安排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故意刁难商户,借机吃拿卡要,多次向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索要及收受好处费问题。
紧盯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推动从根源上深化治理。贵州省纪委监委针对部分被查处“一把手”存在的违规插手干预问题,协助省委探索制定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和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从制度层面监督约束“一把手”;针对涉企执法不规范问题,推动相关省直单位健全完善全省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指引等一批制度机制。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纪委监委用好类案分析成果,督促投资促进、政务服务、工商联等部门健全完善项目服务闭环管理、企业问题诉求收集办理协作等机制,通过压实责任、规范流程,从源头上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通讯员 马红梅)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亓荃鹏 |